【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很多内容都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因此,把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小学科学与小学德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等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以此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做到学科间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 其他学科 整合
【正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改变当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倡导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避免各自为阵的分隔态势,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很多内容都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要关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因此,把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与德育整合。
小学教育以德育为先,小学科学课一样具有德育功能。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科学课程本身所蕴涵的德育要素,充分利用科学课学科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科学课上,可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五年级上册《大地的震动》一课,介绍了地震的形成和危害,教给了学生一些紧急避险方法。老师也结合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的玉树地震,用课件展示这两次地震的状况,介绍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这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品德教育机会。两者相结合,学生不但认识地震知识,学到避险方法,更受到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通过科学课的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六年级上册《保护环境》这个单元,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情况,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看到学校附近正在改造的大棉涌的变化,更觉得环保和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的科学实践活动,比上几节品德课有用多了。还有六年级下册的《自然资源》一课,也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造成的恶果。知道必须有计划的开采,对乱开采、对破坏自然资源的人要严加惩处。
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
科学课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教学活动中,经常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如调查、做实验等等,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二、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它不受时空的限制。粤教版的科学教材专门设置了“小学科学网”这个网站,提供各种科学教学的资源,开辟学习论坛,让学生把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网络延伸到其他地方。教材还专门设置“网络课堂”,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了解、交流科学知识。如五年级下册的《祖国各地的春天》,让学生通过与外地学生的网上交流,搜集各地春天开始的时间、春天的植物、动物、气候的特点,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进行观察、收集、整理等,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验了情感。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展示,形成生动的画面、场景,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拓展教学时空。有关地质变化的内容,如地震、火山、沙漠化的形成等,这些都是离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比较远。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如同身临其境。如学习《大地的震动》一课,播放汶川地震和南亚海啸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大地在震颤、海浪滔天、房屋倒塌等震撼人心的画面。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地震、海啸。迫切地想知道地震和海啸形成的原因,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保持。
科学课上,还有很多要动脑、动手进行探究的活动,而且不是能在课堂40分钟内就能完成的,如《噪音的危害》一课,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上网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小学科学网”就有“网上课堂”,有“拓展”、“活动”、“讨论”、“本课探索”、“资料夹”、“图片资源”等多个栏目。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打开了视野,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学习科学知识,锻炼了学生搜索、分析、整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乐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
三、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
小学语文从每一册书都有科普知识的课文,如《小壁虎借尾巴》、《要下雨了》、《比尾巴》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述科学知识;《松鼠》、《太阳》、《假如没有了灰尘》等等以生动的语言把科学知识娓娓道来。有些还需要学生观察、动手做实验、写观察日记或调查报告等,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科学素质。
科学课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使科学活动更生动,使语文活动更严谨。科学讲求的是细致和严谨,语文课堂是诗意飞扬、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即便距离如此大,科学与语文仍是可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学会细致地观察、严谨地实验的同时,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述科学原理,学会完成形象生动的科学记录,让诗意走进科学课堂,让科学课堂充满文学韵味,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种子和幼苗》一课,其中一个能力培养目标是:能够认真细致地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老师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科学老师重视的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怎么理会学生如何表达,于是,这样的观察日记就显得呆板、无趣。请看下面的例子
绿豆种子萌发记录
第一天
今天早上,黄豆种子长出了白色的芽,芽是尖尖,大概有0.1厘米。还长长了小小的根。几颗黄豆褪去了皮,鼓鼓的,里面是白色的。
经过语文老师的指导,观察日记变成了下面这样:
第一天
今天早上,我发现黄豆种子长出了小小的根。那是老师给我们做实验的。老师给我们时,它还是直径不足0.5厘米的小豆豆呢,像颗小珠子,现在已经长出了非常短的芽,像长出了一颗牙齿,并且也长出了几乎看不见的须根。
有几粒黄豆已脱去外面的“衣服”,还有几颗黄豆正在脱“衣服”,脱去衣服的黄豆种子像一个白色的小小气球。种子的根是一节一节的,根的边上有几个凸出的小棱角,这就是它的须根;它的子叶像一个扁扁的羽毛拍,绿色,还带有一些光泽,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看都舒适极了。黄豆的发芽期可能使你意想不到,一般的种子发芽要1-2个星期,而黄豆的种子,只要在适合生长的环境下,长则4-5天,短则只有1-2天。
我把黄豆的种子放在客厅里,既能方便我观察,又能为家里增添一点绿色。怪不得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它!
如果与语文老师联手,让其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这样的观察日记必定是既有科学性,又趣味盎然,学生既能了解了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植物的奥秘,也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这样的例子很多,五年级下册《昼与夜》讲到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老师带学生重温三年级语文的《花钟》一文,结合这节科学课的学习,印象更深了。又如学习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关于天气的谚语,就结合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要求学生学写调查报告,这就可以结合科学五年级下册《祖国各地的春天》;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与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结合学习。
科学课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更加积极,更加深刻,更加直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限于向学生介绍科普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查阅及交流,有的放矢地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科学与数学学科整合
科学与数学这两门学科有着不少的共通点,都讲究严谨,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科学课程也有不少是渗透了数学知识,如粤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在哪里》这个单元的内容,就有很多是数学课上学过的关于“位置”、“方向”的知识。科学与数学渗透与融合,有利于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强化科学课的数据意识。
四年级上册《变化的天气》其中一课《小小气象员》要求学生学习观测记录天气信息,数学方面也在学统计的基本知识。老师可以布置科学活动,即测量一天的气温及一周的气温变化、云量的变化,要求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下来,把收集到的各个时段的温度变化绘制成气温变化条形图或折线图,云量变化用饼形图。这些统计图表都是学生自制的学习资料,可用于数学中各类统计图表的学习,可见,小学科学和数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这些内容和方法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更加轻松地,兴趣盎然地学习,造就学生一门通而门门通。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课《刮风了》是关于风向的认识,如西北风从西北吹向东南,可见风的来源地的是什么方位就是什么风,这与四年级数学中确定物体在什么方向的方法一样:我家在学校的西南方,我从西南走向东北就走到学校;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从西北的西伯利亚一直吹到珠三角,气温明显下降。通过绘图、指图说话和生活实践,把科学和数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方位和方向这个难点就很容易地突破了。
小学科学和数学在时间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多可有效地进行整合。如:年、月、日的认识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月相变化的整合。再如:时、分、秒的认识,1分钟做相同的事,测心跳、脉搏,正确估计1分钟的长短等,这些问题都可通过科学实验来解决。可见在科学实验中数据的统计过程是数理知识应用最紧密的结合,它能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意识,培养定量思维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与艺术学科、体育学科、健康教育学科等学科整合。我们应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使学生的每门功课都从科学探究活动中取得进步,做到各学科之间融汇贯通、全面发展,学生轻松、自主探索无限美好的科学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