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叶有花
[摘要] 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认识自然事物,从而获得亲身体验的探究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活动的准备、怎样组织高效严密的实验探究环节以及探究活动时的课堂纪律方面进行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 精选 计划 记录 归纳 纪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要体现探究精神,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是科学实验,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驾驭实验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已经成为科学教师讨论得最火热得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精心设计,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合理的实验材料,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些材料如果由学生来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怎么样的步骤才算合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样做可能会出现那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这些材料会不会只能表面的引起学生注意而让学生忽视内在的问题?比如在上《水的特点》一节时,我从圆柱的木块和圆柱的水杯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杯中的水是圆柱性形的。在让学生说木块的主要特点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被圆柱木块的红色外表所吸引,纷纷举手说“我看到这个木块是红色的”,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影响了后续的教学,如果换用其他颜色的物体,就不必在这个问题上过多阐述了。
因此,我们在选择科学实验教学材料的时候,应该精选常见的材料。比如,一个普通的气球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可以研究反冲力的现象,一个分笔刷可以解释光滑的表面和粗糙的表面的摩擦力大小关系。所以,在生活中,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一颗善于发现的新,可用的科学材料其实是随时可见的。当然,对材料进行巧妙搭配、优化组合也很重要,尽量达到1+1>2的效果。
二、组织高效严密的实验探究环节
(一)注意提问的技巧
教学中的提问与指导也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科学课的问题一般分成两大类别:一种是客观存在的科学事实问题,也就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磁铁是什么?磁铁有什么特性?”“什么叫导体?”等,这类问题一般通过观察或者信息的回忆都能找到确切的答案;另一种是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观察、实验或查资料所得的信息加以整理,综合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才能找到答案,如 “面包为什么会发霉?”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
另外,教师还要把握时间,提炼有效的问题,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有趣的磁现象》一课研究磁铁中哪部分磁性最强活动中,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问:“你想到什么方法没有?”学生答:“想到!”师:“想到是不是做一做啊?”这样的问题基本属于无效问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磁铁是有一定了解的,可以说玩磁铁可能玩过无数次了,但他们的玩是一种不系统的,没目标性的,教师不加有效的指导就放手做实验只能等于让学生“再玩一次”。教师如果换个问题:“你认为磁铁哪部分磁性最强?”——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假设,“你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指导学生设计好实验的方法,如此引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进行探究。
(二)制定探究计划
探究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过程。怎样才能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完成,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呢?实际上科学探究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条理、更有成效。由于三到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层面的智力有差别,因此我们可以根其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三年级以语言描述的方式讨论计划,四年级可以用文字和图形来表示,五六年级则可以制定相对完整的科学计划了。当然,每个小组的科学实验计划总会存在这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小组间可以互相交流,扬长避短,最终可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三)做好科学记录
科学课上的教学,除了谈话式交流或小组间互相评价之外,我们还要从另外一个维度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那就是利用书写的形式——科学记录,让师生间交流。科学记录是可以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的,比如有趣的科学故事、科学家的名言警句、甚至可以把每天的奇思妙想上去或者撰写观察日记和科学小论文。当然,科学记录只要还是体现在科学实验的数据记录。那么怎样才能让实验记录更加可信和有效呢?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记录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他们学会有选择的记录。最重要的还是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杜绝随意涂改数据的现象。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引导总结归纳
学生在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观察周围的常见的事物并提出问题,然后经过猜想,实验验证之后,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所以,为了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把知识的讲解和培养学生学会整理数据,总结归纳的能力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课堂纪律方面
在开学初第一周,我交代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课堂要求,给学生先打打“预防针”,做出相应得课堂规定,以便日后班干部管理科学课堂时能有章可循。为了教师可以事半功倍地管理日常教学,我在班上让全班学生竞选科学科代表,让同学们选出他们信服的“小领导”。然后我带着学生来到实验室,让学生自由组合,固定好每个同学的位置后,每个小组也推荐出一名小组长,最后让科代表编写好本班在科学室的座位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下次来实验室时乱坐别人的座位的现象。
科学课经常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探索交流,这样往往会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控制的局面。对于爱开小差的同学,我先尽量以暗示的语言把他们的思绪拉回来,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意思,很快又重新投入了课堂的探究学习中。对于那些纪律习惯方面比较懒散的同学,我会先与班主任沟通,争取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课后可以抽时间单独把他们留下做思想工作,比如听听他们的内心的想法,让他们讲讲上课不认真的原因,说说这样子的做法对不对,从而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剖析,从剖析中进行自我修正,老师在旁边也相应的加以指导,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留下来是得到老师的重视,感受到老师的爱惜。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要有好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如做好活动前准备,组织高效严密的探究环节,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科学地管理课堂纪律,只有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得以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